娱小杰 发表于 2025-2-19 08:17:01

别再同情刘晓庆了!她的强大超乎你想象

一直以来,我都和许多人一样,对刘晓庆(庆奶)有着自己的看法,尤其是看了之前《一路繁花》的节目后,得知她的遭遇,我满心都是同情,可几期节目看下来之后,我才发现真的误解了她。


相信大家还记得,上期节目里,庆奶谈到自己迟到的缘由,令人唏嘘不已,她同时深陷5个官司之中,原因竟是她太过善良、单纯,轻信了他人,不仅被合作伙伴欺骗,被安保公司的保镖坑害,甚至连家人都在背后捅刀。
当时,听到她无奈地说自己如今像个“孤儿”,养老钱也没了,我心里很不是滋味,毕竟,庆奶已经74岁高龄,即便她要强了一辈子,岁月不饶人,时间也不允许她再像年轻时那样拼搏。


想想我们普通人,不管年轻还是年长,努力奋斗不就是为了能在晚年过上安稳的生活吗?所以,将心比心,我对庆奶的遭遇深感同情,然而,最新一期节目彻底改变了我对庆奶的认知。
我这才发现,我们之前给予的同情是多么廉价,庆奶根本不需要,她那句“没关系,人生可以从头再来”,绝非逞强之词,而是她内心强大格局和丰盈能量的真实写照,这种强大的能量,让她面对任何事情都有着与众不同的态度。


咱们就拿节目中他们在童话小镇的经历来说,在那个写告别信的环节,“告别”二字本就带着几分伤感,向太给自己写信,表达了对死亡的豁达,却也透露出希望有人能铭记自己的淡淡忧伤;牛在在则写给已故的亲人,情到深处不禁痛哭流涕,为亲人未能见证自己成长而难过。
可当倪萍询问庆奶想要告别什么时,庆奶的回答却令人大为震撼,她坚定地说,自己什么都不舍得告别,因为人生的每一段经历,无论好坏,都无比珍贵,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现在的自己,那一刻,我真切感受到了庆奶那如泉涌般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生命力。


我虽不是庆奶的粉丝,但也知晓她这一生并非一帆风顺,经历过诸多至暗时刻,可在庆奶眼中,这些好的坏的经历,她都坦然接受。
对别人而言,告别或许意味着伤痛,而在她这里,却化作了一种豪迈的人生态度,曾经,我为庆奶感到悲哀,觉得她要强了一辈子,到老却遭人背叛,不仅失去了贵重的财物,连养老的依靠都没了,又无儿无女,即便有丈夫也不愿拖累。


我一直认为她是孤独的,但看过这期节目后,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是多么片面,向太曾分析,庆奶不谙人情世故,是因为她把大量时间都投入到自我奋斗中,无暇去钻研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。
如今想来,这个分析并不完全准确,以庆奶的聪慧,若她想学习人情世故,那定是轻而易举的事,可她却一次次被背叛(包括曾经因妹夫背叛而坐牢),这只能说明她不屑于参与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。


仔细观察就会发现,庆奶的行事风格从不以规避风险和小人为主,而是主动迎难而上,我笃定,在整个繁花组中,唯有刘晓庆能够真正让李小冉折服,为何这么说呢?
因为庆奶天性纯良,从不设防,她以一种天然、强大且真诚的姿态拥抱一切,而李小冉是个直爽的性情中人,只有庆奶这种强大的包容力,才能真正走进她的内心。


从最近两期节目中李小冉对刘晓庆态度的巨大转变便可看出,这期节目里,李小冉还主动为庆奶挑选了漂亮的传统服饰,像李小冉这样率真的人,不会被他人的身份、名声所左右,她的言行皆从内心出发,我想,庆奶是享受自己的强大的。
那些苦难与背叛,不仅没有击垮她,反而让她更加坚信自己的力量,她并非不知自己容易轻信他人的弱点,甚至曾坦言这是自己最大的缺点,但她依然选择相信,一方面是因为相信他人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,另一方面,她自身强大的能量足以支撑她应对因轻信带来的背叛和风险,就如同她兴致勃勃地挑战玉龙雪山,并为自己成为四人中第一个登顶者而自豪一样,庆奶很享受自己作为“女战士”的角色。


在她的世界里,没有矛盾,没有小人,她坚信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来成就她的,这种超凡的心态不仅让她的身体充满活力,而健康的体魄又进一步滋养了她的精神世界。
所以,74岁的她有勇气也有能力重新开始,她所言非虚,直到现在,我才理解了一位网友的评价:“刘晓庆有什么好同情的,这么大年纪还能吃能睡,身体硬朗,心态更是超级棒,她的经历和能量,足够我们好好学习了”。


回顾往昔,她在监狱中洗冷水澡,在狭小的6平米牢房里,一天沿着对角线跑8000米,就连摘棉花都要争第一,她曾说:“今天再大的事,到了明天就是小事;今年再大的事,到了明年就是故事;今生再大的事,到了来世就任人评说,”她确实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强大,但我也清楚,有些东西是无法复制和学习的。


庆奶的这种强大的心力,远远超出了我的能力范畴,我明白,一个对世界和他人充满防备的人,很难拥有如此强大的能量,因为缺乏信任,可我知道,自己很难做到像庆奶那样不设防,我只能用防御来保护自己,免受伤害,与此同时,我也会怀着敬佩之心,远远地欣赏庆奶那无畏无惧、坦然接受一切风险的豪迈气魄。

感谢网友投稿51吃瓜来源,若有侵权,联系51吃瓜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别再同情刘晓庆了!她的强大超乎你想象